5省份不再报告中高风险区

2022-12-13 15:28:40

12月13日起,“通信行程卡”将正式下线,而目前也已经有5个省份不再报告中高风险区,包括重庆、浙江、安徽、江西、河北。下面大家就和酸嘢王小编一起了解一下5省份不再报告中高风险区,中高风险区为什么没有上海。

5省份不再报告中高风险区

据“通信行程卡”微信公众号消息,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今日(2022年12月12日)发稿时,上海的一网通办客户端“随申办”绿码页面已经取消了关联行程卡的链接。

2020年3月30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防疫健康码”整合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相关信息,可在健康码中显示用户,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等行程信息。第一财经记者发现,随着抗疫进入新形势面临新任务,尽管各地每天仍有新增报告病例,但部分省份已不再标记“中高风险区”。国务院客户端披露的信息中,截至2022年12月11日21时,重庆、浙江、安徽、江西、河北等5个省份已不再报告中高风险区。

2021年9月,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把健康码和行程码整合“一页可查”,打开支付宝的健康码同时能看到行程码,这意味着健康码、行程码在全国全面实现一页通行式的“二码合一”。

2022年6月29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7月8日起,通信行程卡查询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事实上,在取消“星号”标记后,健康码仍有诸多功能可以限制持有绿码的居民“绿码通行”,如通过弹窗或在页面展示红色感叹号提醒“曾到访过中高风险区”等。

通信行程卡和健康码均为“数字抗疫”时代的产物。随着“新十条”提出“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健康码在诞生近3年后逐渐退出居民的日常生活。

中高风险区为什么没有上海

上海未划定高风险区主要是因为无症状感染者涉及区域不划定中高风险。按照国家规定,风险等级是否调整的依据是确诊病例数量以及聚集疫情情况而不是感染者数量,结合人口规模、密度等实际,是否调整风险等级要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综合评估才能确定。

此外,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上海本土疫情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较多,但确诊病例却不可能不足新增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而一般划定中高风险地区,首先就得要与确诊病例。

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回应市民关切

据“合肥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 近期,部分市民咨询关于疫情防控相关问题。12月11日傍晚,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就相关问题回复市民朋友。

什么样的情况不需要去医院治疗?

答:轻症和无症状、没有基础性疾病或者其处于稳定期的感染者,可以不去。这部分人可以进行居家自我照护。因为大部分感染者可以居家进行隔离治疗,合肥市已启动12345热线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动的咨询服务。对于独居老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孕产妇特别是血液透析的特殊人群建立台账,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医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进行线上服务。

居家观察强调观察和治疗,一方面要定期测体温、观察自己的各种症状,同时,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各种症状可以对症服药。如果家里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婴幼儿等,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造成潜在的传播风险,要规范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针对老年人群,我们建议:60岁以下,没有基础病,无特殊不适可居家治疗;60岁以下,有基础病,病情稳定可尝试居家,密切观察;60岁-79岁,没有基础病,无特殊不适可居家治疗;60岁-79岁,有基础病,病情稳定可尝试居家,密切观察。

奥密克戎感染,一般5天左右最多7天,可能症状慢慢就没了,所以不用担心。一般在临床上建议38度5以上,用退烧药。市民朋友没有必要为这个去特意囤药,跟平常一样,家里常备一点药就行了。其实轻型和无症状的大部分患者不吃药也能好。我们采用跟我们病情相适应的治疗服务模式,这对疫情防控就是一种支持。

如确有重症,合肥已采取哪些措施?

答:为了确保重症或有重症风险这部分患者的救治,合肥市已提前部署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同时配足配强医务人员。目前,合肥滨湖医院已准备重症医疗床位1100张,合肥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还备有ICU床位1000张。医务人员团队经过多学科体系培训,既要保证新冠肺炎的治疗,更保证基础性疾病的治疗。

如果需去医院,怎么去?注意啥?

答:市民朋友在就诊过程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点对点直达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并做好个人防护,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医疗机构对前来就诊的患者不得推诿、拒诊,严格落实发热门诊首诊负责制。合肥市已通过多种途径,将开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向社会公布,不擅自、随意关闭、停诊。需要注意的是,优化新冠防控措施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降低疫情对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重点保障重症和高危人群的救治。

家有小朋友,应该注意哪些?

答:从临床来看,儿童感染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儿童感染者几乎没有潜伏期,感染即发病。成人感染3天内发病,儿童多在1天内发病。

儿童感染初期症状是以发热为主,多数婴幼儿有高热表现。与成人感染初期咽干咽痛不同,儿童感染后尤其婴幼儿可能会因为体温迅速上升导致惊厥发生。

儿童感染新冠主要侵袭上呼吸道,高热并不等同于重症。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往往热度较高,但临床中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极少出现肺部侵袭,所以临床称为“新冠病毒感染”而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儿童热退伴有消化道症状。成人感染后症状主要集中在呼吸道,儿童除了呼吸道症状可能伴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按具体日程来看:

发病第一天 单纯高热。婴幼儿高热可达39℃-40℃,警惕热性惊厥;6岁以上儿童中高度发热,多数38.5℃-39.5℃。发热频繁,可能4小时一烧。

发病第二天 以发热为主,仍然高热但发热间隔延长。可能5-6个小时一烧。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稍微急促的表现。6岁以上儿童病初即可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

发病第三天 热度逐渐下降。较前两天的最高体温会下降0.5℃-1℃,发热间隔延长,变成7-8个小时一烧。易发热时段:22:00到次日凌晨4:00。开始出现鼻塞、流涕、食欲下降、干咳变湿咳(有痰)。

发病第四天-第五天 低热或不再发热。咳嗽明显加重。鼻塞流涕,清涕变黄涕或脓涕。注意:气道分泌物增多,多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发病第六天-第七天 经过对症治疗,基本上症状会逐渐好转。跑动时会咳嗽,日常较为平稳。部分患儿可能会开始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

需要关注的是,1岁以内婴儿气道较短,上呼吸道感染后很容易侵袭到下呼吸道,孩子容易发热和喘憋,家长要注意孩子有没有呼吸困难的表现。如果发热3天仍没有发热频率降低、热度降低的趋势,务必前往医院就诊。

从目前临床观察看,新冠病毒喜欢侵扰儿童的上呼吸道,而非下呼吸道,所以少有肺炎,家长不必过度紧张。在治疗上,前三天降温,后期目标排痰。

针对孩子发热

建议准备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两种退热药交替服用。每种退热药24小时内使用一般不建议超过4次。如果没撑到4小时又起热,可换另一种。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建议38℃开始服药。没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建议38.5℃开始服药。体温降到37.5℃以下,不建议再服用退烧药。药物降温同时可辅助物理降温。建议用温水擦拭孩子脖子、腋窝、大腿根等部位。

针对孩子早期干咳

建议准备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或肺力咳口服液,可单用也可加用小儿咳喘灵或白蕊颗粒。2岁以上孩子睡前可以服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针对孩子后期湿咳(有痰)

当干咳变湿咳时,将“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可换成“愈创甘油醚糖浆”或者“氨溴特罗口服液(易坦静)”,可促进排痰以及促进气道黏膜功能的恢复。

针对孩子流涕

如果鼻涕特别多建议服用欧龙马。如果孩子晚上睡觉鼻塞可用盐水洗鼻。

针对孩子抗病毒

建议准备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蒲地蓝口服液等中成药。孩子发热时可两种合用,不再发热时建议减为1种或停药。

针对孩子免疫力

建议准备双歧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减少发热后期出现的肠道功能紊乱,食欲下降。

对于精神状况良好、伴随症状较轻,没有明显不适,体温也不是很高的孩子,可以暂时居家观察。但如果孩子状态很差,有意识的改变,食欲严重下降,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发展为重症趋势,医生建议24小时内应立刻就医。

合肥市亚定点医院准备情况怎样?

答:按照12月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要以地市为单位,按照城市的人口规模,把方舱医院升级改造成亚定点医院。合肥市当天即启动国际会展中心和各县市区方舱医院升级改造及模式切换为亚定点医院工作。

以肥东为例,健康驿站共设置隔离房间542间,医务宿舍108间。站内主要建筑均为三层装配式钢结构房屋,该项目为国内首个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和EPC施工的健康驿站。因为在规划中就已包括模式切换设计,目前该健康驿站已切换为亚定点医院使用。

目前,合肥市已升级改造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现有各级各类医院救治床位近10万张,超过国家确定标准。合肥各县(市、区)按最低20万份要求储备“健康包”,免费赠给居家治疗的无症状及轻症感染者。

上一篇:BF.7与BA.5变异株有何区别
下一篇:上班阳了算工伤吗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微信二维码